580直播网

阿莱克斯特莱斯(阿莱克斯用什么武器好)

相关球队

阿莱直播

阿莱直播

你是指赛事赚钱还是运动员赚钱?
如果论赛事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足球赛是所有运动中最赚钱的。

韩国副总理兼财政经济部长官田允在接受当地《金融时报》采访时说,世界杯带给韩国的直接经济效益最高将达35万亿韩元(约291亿美元)。

,《世界金融周刊》曾经为2006年世界杯的东道主德国队算过一笔帐:在2006年6月9日到7月9日的世界杯比赛期间,32支球队工进行64场比赛,预计将会吸引100万外国球迷来看球。以每位游客在德国停留五天来保守计算,每位游客的花费在2000欧元左右,直接开销就累计20亿欧元,这将大大的促进德国旅游业的发展,会带来十分明显的经济效益,甚至可以促进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3个百分点。而德国人为世界杯也没少花钱,体育场扩建和交通设施改造就花了40亿欧元,旅游基础设施和电视转播费用有30亿欧元。但这笔投资很快就将收到回报,预计德国可以在世界杯期间得到100亿欧元以上的收益

如果是个人收入的话,这个至少还要和运动员所代言的产品等其他的什么收入的有关。

比如足球,兰帕德一年的薪水是1300万
而 小贝只有600万 可是小贝的收入是世界运动员收入前十名 因为还有广告代言

下面我把03-04运动员收入十强与05-06运动员收入十强都给你列出来 你可以做一下对比
-------------------------------------------------
谁是目前收入最高的运动员?最近,美国“福布斯”网站排出了2003-2004的度全球收入最高的运动员名单。

10年前,在福布斯最高收入运动员名单上占据主要位置的都是个人运动项目的运动员。但如今,除了高尔夫选手老虎·伍兹和赛车选手迈克尔·舒马赫占据头两席外,剩下的只有拳击选手(奥斯卡·德一拉·霍亚)和网球选手安德鲁·阿加西,名单上的个人项目运动员总共占25%。

随着团体运动项目运动员薪水的爆增,如今榜单上多是篮球(共14人)和棒球(共13人)运动员。50名收入最高的运动员共进账11亿美元,其中40%来自额外收入,即为商家作广告的报酬。现在要想榜上有名,最低入选金额为1500万美元,而在1994年时,“及格线”还不到500万美元。

老虎·伍兹

收 入:8030万美元 项 目:高尔夫

年 龄:28 婚姻状况:单身

出生地:美国 居 住 地:美国

毕业学校:斯坦福大学

“老虎”接连7次在高尔夫球场上失利,但最终,他还是于2003年第五次赢得“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协会巡回赛年度最佳选手”称号。尽管他近期状态不佳,但“老虎”毕竟有老虎之威。他是世界排名第一的高尔夫球手,每年额外广告收入就达7000万美元,很快将迎娶瑞典前模特艾琳·诺德格伦。

迈克·舒马赫

收 入:8000万美元 项目:赛车(驾驶车型:法拉利)

年 龄:35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德国 居住地:瑞士

他从法拉利所获年薪现已接近4000万美元,是目前世界上薪水最高的运动员。舒马赫在一级方程式赛车项目中拥有无可比拟的绝对优势,以致赛车管理委员会不得不商定修订规则,以求遏止这位6次世界冠军的霸主地位。

佩顿·曼宁

收入:4200万美元 项目:橄榄球(印第安纳科尔特队的1/4后卫) 年龄:28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毕业学校:田纳西大学

今年3月,曼宁签下团体运动项目历史上最高额转会费——3450万美元。曼宁也是场下收入最高的橄榄球选手,主要来自与诸多世界知名品牌如锐步、Gatorade和Direc TV等的广告合作。

迈克尔·乔丹

收入:3500万美元

项目:篮球(得分后卫,已退役) 年龄:41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毕业学校:北卡罗来自纳大学

去年乔丹试图买下密尔沃基雄鹿队而遭拒绝,但很多人认为他会试收购另一支球队。同时,每年他还将从耐克进账近2500万美元。耐克公司生产的“乔丹”牌产品每年赚入5亿美元。

大鲨鱼奥尼尔

收入:3190万美元 项目:篮球(洛杉矶湖人队,中锋) 年龄:32岁 婚姻状况: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毕业学校: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

因凯文·加尔纳特在最近签署的合约中降了薪水,于是“大鲨鱼”现在是团队运动项目里薪水最高的选手。他的三年期8800万美元的续约是上季刚签定的。与Starter、雀巢和Radio Shack等广告合作也大大补充了他的薪水。

凯文·加尔纳特

收入:2970万美元

项目:篮球(明尼苏达森林狼队,大前锋) 年龄:28

婚姻状况:单身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今年5月,加尔纳特因获NBA最有价值球员称号,而从森林狼队获得奖金100万美元。加尔纳特是首位接受随后的球季减薪43%的最有价值球员。根据他去年9月签定的5年1亿美元的合约,下季他将挣1600万美元,本季他的薪水为2800万美元。

安德鲁·阿加西

收 入:2820万美元 项目:网球

年 龄:34岁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阿加西在球场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但他在场下还是感觉春风得意。阿加西从诸如耐克和佳能等公司获得的2600万美元的广告报酬,使在美国网坛排名第一的安迪·克也相形见绌。明年阿加西将因其多年做出的宝贵贡献,而获得耐克公司价值4000万美元的股票分红奖励。

大卫·贝克汉姆

收入:2800万美元 项目:足球(皇家马德里队,前锋)

年龄:29岁 婚姻状问:已婚

出生地:英国 居住地:西班牙

去年贝克在一场价值4100万美元的交易中从曼联队转会到皇家马德里队。皇马签下该足球传奇式人物,并非因为他在场上的威力,而是他能吸引球迷和财源,特别是在亚洲。场下贝克汉姆也因其与前助理的绯闻和他们之间的情书而成为小报追逐的对象。

阿莱克斯·罗得里格斯

收入:2620万美元(排名第九)

项目:棒球(纽约扬基队三垒位) 年龄:28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2003年阿莱克斯·罗得里格斯作为德州游骑兵队员赢得其第一个“最有价值球员”称号,获奖50万美元。但他去年收入的大部分来自其历史性的10年2.52亿美元合约中的2300万美元底薪。他转会到纽约扬基队将增加其知名度和商业价值,但目前他一直婉拒各种商业活动而集中精力打棒球。

科比·布莱恩特

收入:2610万美元

项目:篮球(洛杉矶湖人队,得分后卫) 年龄:25

婚姻状况:已婚 出生地:美国 居住地:美国

对科比来说,广告报酬占其2600万美元收入的一半以上,但他官司缠身,严重损害他的形象。去年Nutella和麦当劳均中止续约,使布莱恩特损失200万美元。

------------------------------------------------
------------------------------------------------
-------------------------------------------------
世界收入最高的运动员 2005-2006
泰格·伍兹 (高尔夫球) 年龄:30岁
年收入:8700万美元

俗话说,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2003年和2004年两个赛季,伍兹遭遇了状态瓶颈。不过,伍兹在2005年打了翻身仗。他在一年内拿下了10个重要赛事的冠军,同时也保住了世界第一富豪运动员的地位。
迈克尔·舒马赫 (赛车)年龄:37岁
年收入:6000万美元

7次F-1大赛冠军舒马赫现在遇到了麻烦。上个赛季,舒马赫和他的法拉利车队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分站赛冠军。这位德国赛车传奇人物眼睁睁地看着法拉利车队成绩不佳、个人收入不断下降却毫无办法。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舒马赫现在还是运动员中的第二有钱人。
德拉·霍亚 (拳击) 年龄:33岁
年收入:3800万美元

拳击金童德拉·霍亚还有许多场比赛要打,当然也还有许多美元等着他去挣。今年5月初,这位奥运金牌得主将在拉斯维加斯的米高梅宫对阵世界拳击协会次中量级冠军里卡多·马约加。
迈克尔·维克 (橄榄球) 年龄:25岁
年收入:3750万美元


维克彪悍的比赛作风和勇猛的精神让亚特兰大猎鹰队的球迷欣喜若狂。但是,他的疯狂行为也让自己落下了不少的伤病。有人认为,他的这种勇猛精神对他的为期10年、价值1.3亿美元的合同没有任何好处。
沙克·奥尼尔 (SHAQUILLE O'NEAL) 年龄:34岁
年收入:3340万美元


大鲨鱼奥尼尔现在平静地生活在佛罗里达的阳光下。这里的生活也改变了他的性格。对于前队友兼冤家对头布莱恩特,奥尼尔也表现出了诚恳而友好的态度。尽管伤病困扰着他,但是这位身高7英尺的汉子在NBA战斗了13个赛季之后仍然凶猛异常。
迈克尔·乔丹 年龄:43岁
年收入:3300万美元


尽管乔丹在2003年就结束了他长达15个赛季的篮球生涯,但是由于耐克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赞助,乔丹现在仍然有着可观的收入。贝克汉姆 (足球)年龄:30岁
年收入:3250万美元


贝克汉姆在2003年离开了曼联,投奔财大气粗的皇家马德里。尽管贝克汉姆在新的赛场上不太走运,但是这位中场球星仍然是挣钱最多的足球运动员。在他的总收入中,各种赞助的金额就达到了2400万美元。
布莱恩特 (篮球)KOBE BRYANT 年龄:27岁
年收入:2880万美元

尽管由于涉嫌强奸女孩,使布莱恩特的公众形象受到很大影响。但是这位湖人队的球星仍然是公众瞩目的焦点。他在本赛季与猛龙队的比赛中拿下了81分。 同时,他今年的年收入也达到了生涯新高。
瓦伦蒂诺·罗西 (摩托赛车) 年龄:27岁
年收入:2800万美元


在过去5个赛季里,罗西五次获得了世界摩托车大赛总冠军。现在他已经是意大利最著名的运动员了。有传闻说,这位摩托车大赛的英雄很有可能加盟F-1。不过如果他要想转换战场的话,最早也要等到本赛季与雅马哈车队的合同到期以后。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 年龄:34岁
年收入:2800万美元

尽管阿姆斯特朗获得了7次环法自行车大赛冠军,但是他身上最有吸引力的新闻还是与格莱美奖获得者克罗分手而衍生的一系列"八卦"。现在,阿姆斯特朗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慈善活动中

"摘 要
   
    “9·11”事件发生后,著名的意大利女记者奥莉安娜·法拉奇复出并发表了《愤怒与自豪》一文,同时也标志着她从左派往右派的转向。法拉奇的复出对知识界和新闻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也引发了人们对她转向的纷纷猜测。本文就法拉奇复出以及转向的原因进行论述,从两方面得出结论。一方面,从社会背景来看,冷战结束后左翼阵营的分化、西方出现“新悲观主义”思潮以及 “9·11”事件都对法拉奇的复出有所影响;另一方面,从她的经历以及个人特质进行分析,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左翼浪漫情怀,西方中心的价值观,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情结都是导致她转向的原因。
   
    关键字:法拉奇,复出,转向,“9·11”
    Abstract
    Shortly after 911 Incident, Oriana Fallaci, the famous Italian journalist returned public, with her new article Anger and Pride,which represents her shift from left to right. Fallaci’s shift has given people much surmise, and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on the reasons of her shift from two parts. On one side, her shift is related to the social background, which includes the diversion of the left-wing camp, the appearance of new-pessimism and 911 Incident. On the other side, her own characters palys an important part in her shift, which can be refered as her stand as an intellect, her Western point of value and the original Christianism complex.
   
    Key words: Oriana Fallaci, return, shift, 911 Incident.
       
    一、《愤怒与自豪》:一石激起千层浪
   
    曾以《风云人物采访记》而闻名世界的意大利女记者奥莉亚娜·法拉奇,自20世纪90年代起“隐居”纽约,一直闭门从事文学创作和研究。2001年,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发生后,年逾古稀的法拉奇“复出江湖”。9月29日,在意大利一家名为《Corriere della Sera》的报纸上,法拉奇发表了针对“9·11”事件的长文——《愤怒与自豪》。
    在这篇文章中,法拉奇激烈抨击伊斯兰教和西方左翼知识分子,强调与伊斯兰世界恐怖分子的战争无法避免。文章一发表就引起极大轰动,《Corriere della Sera》在短短四小时就卖出一百万份,创下新闻史的新纪录。
    诚如有人所言,法拉奇的复出成为“欧洲新闻历史上最具有震撼性的事件之一” ,西方媒体针对她的文章纷纷发表评论,并形成左右两派对峙的局面。《华尔街日报》2002年4月28日发表题为《意大利的拉什迪》的社论,盛赞道:“欧洲的良知有了名字:法拉奇。” 而另一方面,法拉奇的言论则遭到欧洲左翼媒体的反击,英国《卫报》专栏作家卡巴尼撰文评论说,法拉奇正“激烈地从左派向右派转舵”。
    法拉奇的复出掀起波澜,同时也给我们带来问题与思考:法拉奇为何而复出,又因何而转向? 她的复出与转向意味着什么?
    “无论是战争时期,或是和平时期,我都忠于自己的原则,为了自由,为了反抗各种形式的专制主义而奋斗不已。我的生活就像我的作品,我从未放弃过斗争。” 1993年法拉奇在中国访问时如是说。作为一名世界名女记者,法拉奇曾是比较激进的左派分子,她反对越战,同情越共,强调人权和平等,她曾与希腊反政府左翼领袖帕纳古里斯一见钟情并且共同生活。在第三世界国家,她曾普遍被视为反暴政、反集权、反专制的象征,受到热爱自由、追求民主人士的青睐。
    1952年,初为记者的法拉奇就表现出不畏权力、坚持真理的个性。《意大利东部晨报》的编辑要求她写一篇关于共产党人政治集会的讽刺性报道,法拉奇认为这种未经调查就设定观点的行为有悖新闻的客观性,于是断然拒绝,结果遭到解雇。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正值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法拉奇走访了中东和拉美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撰写了一系列的稿件。1968年,墨西哥举办奥运会期间,她和学生们一道亲历了墨西哥政府对学生抗议活动的血腥镇压,并负了伤。事后,法拉奇就自己的经历发表文章,并开始以自由的斗士和极权主义的反对者形象亮相,赢得广泛瞩目。
    20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法拉奇一直像一颗耀眼的明星,以自由斗士的形象活跃在世界新闻舞台。 法拉奇记者生涯中最重要的经历是采访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她的《风云人物采访记》为她赢得广泛国际的声誉,也为她塑造了不畏强权的记者形象。
    以《愤怒与自豪》而复出的法拉奇,似乎与人们以往的印象大相径庭。比如,她针对伊斯兰教发表激烈的言论,认为穆斯林恐怖分子针对的既是美国,也是整个西方文明:
    因为当西方的命运,我们幸存的文明危若累卵之时,实际上,我们就是纽约,我们就是美国。我们就是意大利人、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匈牙利人、斯洛伐克人、波兰人、斯堪的纳维亚人、比利时人、西班牙人、希腊人、葡萄牙人。如果美国被摧毁,欧洲也会被毁灭,我们也将被毁灭。
    那么,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呢?莫非人们以往的印象只是错觉?本文试图对此进行一下分析与探讨,以期拨开围绕法拉奇及其复出的重重迷雾。
   
    二、法拉奇转向的社会原因
   
    1.冷战后左翼阵营的分化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前苏联、东欧国家社会主义政权纷纷垮台,世界范围的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社会主义历史进程遭受重大挫折。许多西方学者据此宣告,社会主义已经灭亡,资本主义已经取得最终胜利。连著名的美国激进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罗伯特·海尔布隆纳,也在影响广泛的《纽约人》上宣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体制的竞争已经结束,资本主义获得最终胜利。而右翼学者佛朗西斯·福山,则干脆把资本主义看成人类历史发展的“终结形态”。
    “80年代末的共产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走入低潮是完全未曾预料的。这种低潮不仅只是一个影响对事件进行客观评价的思想教条主义的问题,还影响到各个政治领域:左翼、右翼和中间派,也不论是记者还是学者,或是东方和西方的政治家。” 这种政治上的变化,自然不可避免地带来思想上的冲击。一方面,西方左翼阵营由此分化,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一些欧洲人士,特别是左翼的工党和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家,试图把传统的左翼理论和主流的右翼理论结合起来,发展出一条“中左”的道路,走一条介于“左翼”和“右翼”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另一方面,一些左翼学者开始“右转”,完全倒向右翼。此种转变对带有激进左翼色彩的法拉奇也产生影响。
   
    2、“新悲观主义”思潮的蔓延
    冷战结束后,虽然东西方对峙的紧张气氛消失,但是随着西方社会人口生育率的降低和外来移民的增加,西方社会正受到另一种威胁,一种新的悲观主义思潮也随之蔓延。当代西方社会人口种族构成正发生较大的变化,其中基督徒人数日益减少,穆斯林等其他宗教人数却在上升;外来新移民也更多地保留了本土文化,而没有完全融入西方文化。面对这种人口和种族变化带来的所谓“全球移民危机”,西方社会滋生出一种担忧和恐惧的“新悲观主义”情绪。美国前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一书中,忧心忡忡地提到“美国社会将有解体的危险”。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文中也说到,“西方已经没有经济的或者人口的活力足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了”,而美国“将被扔进历史的垃圾堆”。
    这些学者的言论客观上强化了西方人潜在的民族和文化保护意识,并在西方社会造成危机感和恐慌情绪。被“这些因西方国家人口相对减少而造成的恐惧,是基于真正的文化冲突和对丧失民族特性的担忧。他们现在不是遭到军队和坦克的入侵,而是遭到了讲着其他语言,信奉其他神和属于其他文化的移民的入侵。他们还担心,移民会抢走他们的工作,占据他们的土地,享受他们的福利制度,并威胁他们的生活。” 近年在美国出现的白人“民兵”组织、欧洲的新右派、德国的新纳粹、澳大利亚的反亚洲人浪潮以及“9·11”后的反伊斯兰行动等,无一不是这种意识强化的结果。
   
    3、“9·11”
    二战以后世界局势一直很不平静,虽然没有爆发新的世界战争,但各种矛盾接踵而至,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海湾战争以来,西方世界和伊斯兰世界不断爆发战争,“9·11”事件后这种紧张关系更是达到顶峰。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廷顿1993年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认为“如果19世纪的特点是美国的国内冲突,即南北战争,20世纪的特点是意识形态的冲突,那么21世纪的特点将是文明的冲突”,“苏联的解体使西方失去了共同的敌人,21世纪伊斯兰将是西方新的敌人”。随后,他又在专著《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进一步详细阐发这一理论:“西方面临的根本问题不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而是一个不同的文明——伊斯兰,它的人民坚信自身文化的优越性。” 亨廷顿的论点很有代表性,在世界范围对文化、思想乃至政治领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从另一角度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面向过去的“黄金时代”,以狭隘的思想和极端的思维看待时代问题,他们将世界划分成穆斯林和异教徒,以伊斯兰或纯正的伊斯兰自居,使用各种手段反对非穆斯林或与他们意见相左的穆斯林。这些活动客观上为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提供了绝好的证据,美国总统布什在讲话中将对恐怖主义的战争称为“新十字军东征”,无疑为“文明冲突论”又加上一个又黑又重的注脚。
    “9·11”事件在美国右翼眼中的教训是“文明世界”和回教世界之间某种无法调和的矛盾,他们宣扬所有的矛盾来源于广大的“基督教文明世界”和“伊斯兰野蛮世界”的冲突。众多媒体进行大肆渲染,再加上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恐怖分子的历史记忆,在美国人心目中形成“恐怖主义=伊斯兰=美国的威胁=民主的威胁=文明的敌人”的反射模式,并将注意力集中到不同文化间的分歧和矛盾上。
   
   
    三、法拉奇转向的个人原因
   
    1、 知识分子的立场和左翼浪漫的情怀
    作为一名记者,法拉奇试图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作为信仰民主和自由的西方人,她又无法摆脱西方知识分子身份的束缚。这就导致了她常常在两者之间徘徊,然而后者常常占据上风,打消了她试图坚持的公正态度。
    以法拉奇在越战期间的报道为例。起初法拉奇眼中的越共是“为自由而战的骑士” ,因此她完全站在越共这边,公开反对美国插手越南事务——“我不会带着维他命、给养和现代化装备来到越南的拉瑞为约翰尼之流哭泣” ;她为不知名的越共战士出版日记和发表爱情诗;描写美国士兵逃避兵役的种种丑行;她还大胆揭露南越政权的傀儡性质:“它像一只玩具,受主宰着别人命运的人的利益所摆布。”
    然而时隔不久,一件小事却动摇了法拉奇对越共的感情。一位美国老兵批评她:“作为人文记者,站在敌军的立场上,不公平不负责任地把美国人贬的一钱不值。” 法拉奇感到困惑,并怀疑自己在分析好与坏时的客观性。与此同时,北越政权企图控制她采访的行动引起法拉奇的不满,而越共处决被俘新闻记者的行为更令她怒不可遏,于是她对越共不再抱有自由斗士的浪漫幻想。
    法拉奇的态度转变表明她试图以浪漫主义的反对美国介入越南事务的失败,这种情感上的微妙变化实际上来自法拉奇的知识分子立场,长期以来受到的西方思想和理念的熏陶,仅仅因对自由的敬仰而诞生的浪漫情怀必然是无法长久立足的。同样的矛盾体现在法拉奇对民主的态度和认识上,在采访反抗波兰共产党政权的工会领袖瓦萨文时,法拉奇明明感到他的傲慢无知和狂妄,但她在把录音带转写成文字稿时又颇为犯难:
    我该不该写下真实的瓦萨文,说他是教堂的傀儡,为人傲慢无知等等,如果这样的话我就帮了俄国人和波兰共产党一个忙,因为他们想击垮他和团结工会。要么我应该像别人一样说瓦萨文是好人,为波兰民主的诞生尽绵薄之力呢?
    最后,“为民主的诞生尽绵薄之力”,法拉奇还是摈弃自己真实的观点,而在采访记中丝毫没有流露不利瓦萨文的言论。同样,在采访波兰副总理拉可夫斯基时,尽管法拉奇认为“他看上去像是聪明人,是个开明的共产党人,是个像恩里科那样民主的共产党人” ,但她再一次为“政治考虑”所左右:“他是共产党员拉可夫斯基,我不信任他。我不愿意自己的文章成为共产党的宣传材料,从而使我成为政治工具。”
    法拉奇在诸多问题上立场的左右摇摆,表明她既想站在人道的立场上说话,又无法摆脱西方情结的牵绊;既要实现新闻的公正性,又无法挣脱既成认识的束缚。在《愤怒与自豪》中,我们看到的法拉奇似乎淡忘了曾经的“左翼”浪漫幻想,只剩下一颗西方知识分子的“自由”心灵,她带着它大声疾呼:
    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把贱民变成了人民,因为它鼓励他们,甚至要求他们去管理自己,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自己的幸福。它和共产主义的那些做法完全相反,后者禁止人们去反抗,禁止他们去管理自己,表达自己,不准他们变得富有,并企图通过缔造一个神圣的尘世之国以取代传统的国王。我父亲常常说,""共产主义是一种君主制统治,是一种守旧派的君主制度。因为它抹去了人身上那种分明的轮廓。当你抹去一个人的轮廓时,它就再也不是一个人了。""他还经常说,共产主义没有让庶民们自由,相反,它让每一个人都变成贱民。它使每一个人都由于饥饿而死亡。
   
    2、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
    西方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冲突,源于两者价值观的冲突。作为对自身文明坚信不移的西方人,法拉奇耳濡目染于西方世界对阿拉伯的片面宣传,既无法接受阿拉伯文明,更不愿予以理解。
    法拉奇曾经公开表示说,“我对中东毫无兴趣,中近东文化引不起我的任何感慨,巴格达、大马士革、巴基斯坦,我都不想再去第二次”。 她对阿拉伯文化心存鄙夷,她认为“他们身上有一种狂热、一种教条主义思想、一种表演癖和一种黑手党的感觉,总之都是一些我嗤之以鼻的特征。”
    法拉奇的这种情感,在1972年对巴勒斯坦抵抗运动领导人阿拉法特的采访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她对阿拉法特的外貌描写,就带有十分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这张面孔会使人想起一只猛禽,或一头狂怒的羚羊。实际上,他几乎没有颧骨,也没有下巴,只有一张红色的厚嘴唇的口,一个咄咄逼人的鼻子和两滴墨水死的亮而凸出的大眼睛” 她还写道:“他的声音像一种可笑的吹哨声,具有女性的某种特征。” 法拉奇对阿拉法特外貌进行的贬损和对他性倾向的暗示,一方面表现了其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另一方面也是其西方中心论的价值观的真实体现。她在采访记前言中写的一段话,真实记录了她的这种心态:
    一个相信战争的阿拉伯人和一个不再相信战争的欧洲人之间的交谈是何等艰难。因为这后者受到基督教的熏陶,厌恶仇恨;而前者则信守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准则。实际上这是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现。
    在法拉奇的采访记中,她随意地用“恐怖分子”这样的字眼称呼巴勒斯坦人民阵线创始人和领导人乔治哈巴什;在采访霍梅尼时,她讽刺伊朗人穿着“中世纪的长袍” ;在采访卡扎菲时,法拉奇责问他是否就是“真主”。这种对阿拉伯文化的不理解和不尊重,同法拉奇那种西方文明的优越心态相结合,就带来其心理天平一边倒的状态。在比较西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后,她甚至得出结论:“我伟大的阿拉法特先生,你的祖先,除了几个漂亮的假面具和一本他们一直都在摧毁我鲜明个性的书,他们并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
   
    3、 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情结
    在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世界一边是天使,一边是撒旦,一切事物非“善”即“恶”。这种认识往往会给人们带来极端主义的倾向和偏执的情绪,影响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生长于基督教环境里的法拉奇曾说:“尽管我完全是一个世俗主义者,一个无神论者,但我还是被天主教文化所浸染,它仍然是我用来表达我自己的某种。” 综观法拉奇的生平与思想可以明显感到,她身上带有浓厚的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情结,她认为“每个人都是天使和野兽的混合体” ,人类如果不假装接受善与恶的差别就无法活下去:
    “上帝和魔鬼还活着的时候,上帝许诺给予天堂以保证 ‘善’,魔鬼用地狱作威胁以惩罚 ‘恶’,是有道理的。那个时候,普渡众生的伟大宗教决定了人类的行为。”
    法拉奇一直难于摆脱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情结的桎梏,那种“善恶分明”的思维模式导致她的绝对主义思想,正如评论家阿达夫·苏维伊夫所言,“在她笔下的阿拉伯人都没有人性;他们要么歇斯底里,要么反复无常。要么就是杀人狂。他们性格贪婪、愤世嫉俗、充满仇恨、能来比喻她们的动物是蝙蝠、蛇和疯狗。”
    这与她的成长经历与环境自然不无关系。法拉奇生长在一个反法西斯的家庭,二战的惨痛回忆使法拉奇一直无法摆脱法西斯的阴影,她厌恶德国,厌恶法西斯和一切形式的极权主义。“我不知道纳粹分子和德国人民是两码事,因此对德国产生了刻骨仇恨。” 1986年她曾去了德国两次,但都很快离开,而且她始终不肯在德国为自己的书籍举行促销活动。
    受她父亲的影响,法拉奇一直将美国看成是意大利的拯救者和解放者,这种“拯救天使”的印象使法拉奇一直保留对美国的好感。法拉奇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住在美国,她选择纽约而不是意大利作为其主要居住地。在法拉奇的早期文学作品中,她借主人公之口叙述对美国的偏爱之情:“我爱美国。我爱他的友善,他的高效,他的高度文明。我觉得自己更多地属于这个的国家,而不是属于我的出生国。”
    法拉奇对美国“天使式”的偏爱一直持续到《愤怒与自豪》中,她赞美美国的自由精神,并认为这是一切团结、友好和胜利的力量来源:
    说美国特殊,是因为它诞生于一种灵魂的需要,那种想要拥有一个祖国的需要,它诞生于那种人类一直都坚信的最崇高的理想:这是一种关于自由的理想,或者更进一步说,是一种想让自由与平等的观念结缡的理想。
    站在“天使”反面的伊斯兰教,在法拉奇眼中仿佛成为罪恶和仇恨的种子。面对恐怖主义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法拉奇毫不含糊地指出,“伊斯兰教和伊斯兰主义之间没有重要的区别”,并将伊斯兰教“一棒子打死”:
    事实上,与他们打交道是不可能的。和他们讲道理,更是不可思议。用纵容、宽恕或幻想的对待他们,无异于自杀。无论是谁,只要你以不同的来思考,他们都会认为你是在欺骗。
    总之,基督教原教旨主义情结影响了法拉奇对事物的判断和分析,使她时常纠缠于非此即彼的激烈冲突中,从而陷入极端主义的泥潭。
   
    四、结语
   
    法拉奇的《愤怒与自豪》一文发表后,法国三个社会团体以“散布种族歧视和仇恨罪”将她告上法庭,并由此引发一场关于言论自由双重标准问题的讨论。与此同时,法拉奇也遭到穆斯林社会的仇恨,两个意大利穆斯林组织给她发信,声言要像当年霍梅尼下令处决《撒旦的诗篇》的作者拉什迪一样“杀死”她。法拉奇的复出与转向,是不是意味着伊斯兰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新仇旧恨?而法拉奇本人今后的生活会不会遭遇如同当年拉什迪一样的威胁?这些都很难预测。
    不过,法拉奇的妹妹宝拉曾经说过:“奥莉安娜是一本打开的书。用中文或是梵文写的书。” 如同她的其他作品一样,法拉奇的《愤怒与自豪》如今也正被译成各种文字,为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所解读。虽然法拉奇的复出只是历史的一个瞬间,然而此事带给我们的却不是瞬间的好奇和猜测,而是一些更多更深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悟。
   
   
   
   
    参考文献
   
    1. 【美】圣·阿里科:《女人与神话》,李青藜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
    2.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 【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4. 【美】佛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圣强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5. 【意】奥莉亚娜·法拉奇:《愤怒与自豪》,毛喻原译,《世纪中国》。
    6. 【美】萨伊德:无知的冲突 萨伊德 著 阎纪宇 美国《国家》(The Nation)周刊,2001年10月22日。
    7.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布热津斯基:《大变局》,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
    8. 【罗】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
    9. 【意】 奥莉亚娜·法拉奇:《风云人物采访记》,阿珊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1988。
    10. 【意】 奥莉亚娜·法拉奇:《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11. 【意】 奥莉亚娜·法拉奇:《男子汉》,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12. 【日】下村满子:《人生每天都是壮丽的冒险──访奥丽亚娜·法拉奇》,刘明华译,《国际新闻界》,1996(1)(2)(3)。
    13. 李基高:《惊世名记者──法拉奇的中国情》,《炎黄春秋》,1994(5)。
    14. 李金树:《傲慢与偏见——神话背后的法拉奇》,《当代传播》,2002(3)。
    15. 邵薇:《“以我的写作”——法拉奇“个性新闻”考察》,《现代传播》,2002(2)。
    16. 张功臣:《走近本真的法拉奇——读<神话与女人:奥丽亚娜·法拉奇传>》,《国际新闻界》, 2000(3)。
    17. 李彬:批判视野中的全球化和大众文明,选自《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尹鸿 李彬主编,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8. 潘忠歧:《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导读,摘自《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
    19. 梁若冰:《超级女记者法拉奇》摘自《21世纪》,1995(04)。
    20. 黄泽艺:《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的成功之路》,载《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
    21. 牛永斌:《法拉奇要当事件见证人》,载《新闻与写作》,2001(04)。
    22. 梅次:《法拉奇的担忧》,载《当代建设》,1994)(05)。
    23. 【德】 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 世界历史的透视》, 齐世荣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 1963。
    24. 余伟民, 郑寅达:《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20世纪的世界史 》,选自《世界通史》第三编,王斯德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5. 于海青:《美共领导人谈“9·11”、反全球化运动和美国左翼现状》,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04)。
    26. 李冰冰:《文明冲突、文明对话、发展模式——9·11与阿拉伯思想文化》,载《阿拉伯世界》2002(2)。
    27. 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西方左翼学者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若干理论的评析》,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3(01)。
    28. 刘澎:《宗教右翼与美国政治》,载《美国研究》,1997(04)。
    29. 蓝江:《后民族时代的世界政治——哈贝马斯的全球政治观》,载《新视野》, 2002(05)。
    30. 郑一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左翼学者对资本主义未来的新看法》,载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01)
    31. 苏文:《东欧剧变后左翼政治力量的沉浮起落》,载《战略与管理》,1998(06)。
    32. 罗云力:《西欧大左翼主要类别和演变态势浅析,载《国外社会科学》,1999(02)。
    33. 傅永军:《哈贝马斯晚期资本主义危机理论述评》,载《哲学研究》,1999(02)。
    34. 刘靖华:《“伊斯兰威胁论”与美国利益问题──评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 》 ,载《西亚非洲》,1994(02)。
    35. 刘月琴《中东的现实与<文明的冲突>》,载《西亚非洲》,1994(02)。
    36. 李泽芳《论冷战后时期民族主义的内容特征与现实基础》《理论导刊》,2002(03)。
    37. 张立平《后冷战时期美国的保守主义思潮》,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03)。
    38. 田德文:《摆脱“冷战思维模式”──由“文明冲突论”谈起》,载《西亚非洲》,1994(02)。
    39. 张铭:《衰落的危险──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载《国外社会科学》,1994(08)。
    40. 周弘,刘靖华:《评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 》,载《欧洲》, 1997(05)。
    41. 李慎之:《数量优势下的恐惧》,载《太平洋学报》,1997(02)。
    42. 萧俊明:《文明的困惑——关于文明冲突论的断想》,载《国外社会科学》, 2002(03)。
    43. 倪世雄,潘忠岐:《文明与秩序——评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载《太平洋学报》,1998(02)。
    44. 王新生,石丹杰:《超越文明的冲突──伊斯兰教辨析》,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
    45. 任光凌:《文明的冲突与亨廷顿眼中的美国国家利益》,载《沧桑》,2002(04)。
    46. 李小兵:《从“文明的冲突”看“西方的没落”──论“文明冲突论”的理论背景与社会基础》,载《哲学研究》,959期。
    47. 孙相东:《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再解读——兼论“9·11”与文明冲突论》,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01)。
    48. 刘小彪:《全球化下伊斯兰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载《阿拉伯世界》,2002(02)。
    49. 陈建民:《全球化与伊斯兰教文明的冲突》,载《阿拉伯世界》,2002(04)。
    50. 蔡德贵,刘长明:《文明的和谐——兼评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载《学术界》,2003(01)。
    51. 李强:《美国新帝国主义全球战略的政治哲学解读》,根据北京大学李强教授讲座内容整理成文,段保良整理。
    52. 李绘新:《危险的预言——911后对文明冲突论的再思考》。
    53. 杨帆:《文明之间的冲突,还是文明与野蛮的冲突?》。
    54. 程亚文:《怪错了亨廷顿》,《经济观察报》,2002-11-11。
    55. 佚名:《法拉奇的复出:欧洲新闻史上的震撼性事件》,载《东方》,2003(3),17页。
    56. Fallaci.O, A Sermon for the West, January 10, 2003, The American Enterprise Online. Fallaci, O.,The Soliquy of Dakel Abbas, Wall Street Journal, April 3, 2003/4/27.
    57. Fallaci, O, I Stand with Iseal: I Stand with the Jews, Correre della,Sere, Dec.2, 2002. 萨依德(Edward W. Said):《“无知的冲突”,还是“文明的冲突”?》,万毓泽编译,
    58. 萨依德:《无知的冲突》,阎纪宇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