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加尔湖基本信息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贝加尔湖名称由来
历史时期 | 名称 | 控制政权 |
---|---|---|
西汉时期 | 北海 | 匈奴 |
东汉、三国和西晋时期 | 北海 | 鲜卑 |
东晋十六国时期 | 于巳尼大水 | -- |
南北朝时期 | 于巳尼大水 | 先被柔然控制,后又被突厥控制 |
隋时期 | 北海 | 东突厥 |
唐帝国 | 小海 | 唐帝国关内道骨利干属 |
唐末 | 小海 | 复归突厥,后又归回鹘所辖 |
宋代 | 小海 | 蒙古八剌(là)忽部控制 |
大元帝国 | 小海 | 属岭北行省 |
明时期 | 小海 | 瓦剌不里牙惕部控制 |
清前期 | 白哈尔湖、北海 | 中国清朝 |
清中后期 | 柏海儿湖 | 沙俄控制 |
资料来源: |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贝加尔湖形成演变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贝加尔湖地理环境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位置境域
贝加尔湖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 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一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狭长弯曲,呈东北西南走向,距蒙古国边界仅111千米,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最宽79.4千米,面积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深度744米,最深点1637米,湖面海拔456米,形状为新月形,总蓄水量23.6万亿立方米。
地质构造

地质环境
贝加尔湖两侧有1000-2000米的悬崖峭壁,构造罅隙四周围绕着山


贝加尔湖湖泊水系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综述
贝加尔湖有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水系流域面积达到56万平方公里,色楞格河补给了湖泊水量的50%以上,在入湖口处形成了面积近700km²的世界最大湖泊三角洲。注入河流
色楞格河发源于蒙古境内库苏古尔湖以南,中国唐代译名仙娥河、仙萼河,元代译名薛灵哥河,由伊德尔河和木伦河汇合而成,该河流向东北,与鄂尔浑河汇合于苏赫巴托尔;以下才称为色楞格河,继续北流,进入俄国境内转向东,到达布里亚特首府乌兰乌德。河水从此处向北流到塔陶罗沃,再向西弯转,流经一片三角洲,注入贝加尔湖。全长1024千米,流域面积945480km²。
流出河流
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其年均流量仅为1870m³/s,该河先北流,后折向西,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的南部,在斯特列尔卡村附近注入叶尼塞河。长1779千米。流域面积104万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伊尔库特河、奥卡河、伊利姆河等。
贝加尔湖水文特征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综述
贝加尔湖湖岸线长约2000千米,湖长636千米、宽27-81千米,平均宽48千米,湖泊水面面积31500㎞²、海拔456米,平均水深730米,湖中有大小岛屿30个,最大的岛屿为面积725km²的奥尔洪岛,湖水体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欧亚大陆最大的淡水湖。水分
贝加尔湖属于贫营养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含量低,藻类等浮
水层
贝加尔湖的水大致分为3层。水下0-50/70米为绿色水,多行光合作用的藻类植物,50/70米以下,水色突然变得灰白,出现大量浮游动物,从150米深开始,水变得清亮,到500米的深水区,常见的生物是各种鱼虾和蠕虫。7~8月,湖面水温约4.2-16℃,湖岸气温18-23℃,有时达28℃。水位
最大值/米 | 最小值/米 | 平均值/米 |
---|---|---|
421.904 | 409.795 | 418.602 |
资料来源: |
贝加尔湖气候特征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贝加尔湖自然资源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贝加尔湖区约有1080种植物。波利阿里洪草原的植物33%是

淡水资源
贝加尔湖的水资源储量和质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
矿产资源
贝加尔湖地区煤炭开采量占全俄的8.1%,发电量占全俄的6.9%,原油产量占全俄的4.0%。贝加尔湖地区拥有独一无二的油气资源储备。在伊尔库茨克州蕴藏着170多亿吨地质资源和100多亿吨可开采的碳氢化合物。在该地区发现并探明了一座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最大的科维克京天然气田,总计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该气田具备开采条件。布里亚特共和国已探明储量的地下矿产资源种类超过700种,其中包括金矿247座(228座沙金矿、16座脉金矿和3座混合矿)、钨矿7座、铀矿13座、共生金属矿4座、钼矿和铍矿各2座,锡矿和铝矿各1座。此外,有8座萤石矿向西伯利亚和远东冶金企业供应生产原料,10座褐煤矿和4座烟煤矿足以满足布里亚特上百年的热能需求,2座石棉矿,许多软玉和建材原料产地,还有磷灰石、磷钙石、石墨和沸石矿。布里亚特共和国的锌矿占全俄资源储备平衡储量的48%,铅为24%,钼为37%,钨为27%,萤石为16%,石棉为15%。外贝加尔边疆区盛产多种工业矿产原料。铁矿大多集中在涅尔琴斯克铁钛钒合矿、铜铁合矿中以及克鲁琴斯克铁钛磷合矿中,工业用铜、银出产于卡拉尔斯基的铜砂岩中,铅和锌出产于额尔古纳河沿岸。此外,边疆区还有许多钼、钨、金、稀有金属、锡矿产地,铀矿资源储量巨大并以此为基础建有世界上最大的铀矿生产基地;边疆区的萤石储量占独联体各国总探明储量的36%,菱镁矿储量在全俄排名前列,耐火粘土储量占全俄的42%,高岭土储量占全俄的12%。贝加尔湖沿岸开发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综述
贝加尔湖地


工业开发
西伯利亚大铁路、贝阿铁路是外贝加尔地区的主要铁路线。1891年
环境保护
1916年,俄国在贝加尔湖区建立了巴尔古津禁猎区,为全俄
贝加尔湖环境问题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过度开发
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当现代采伐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经营木材工业提供了可能性之后,浮木的数量才有了大幅度的增加。随着大量木材漂入湖内,树皮在湖水中腐烂。这种腐烂过程中每平方米树皮需消耗100m³湖水中的溶解氧。许多原木沉入水底,覆盖了渔场。据估计,在1958年至1968年间,沉入贝加尔湖及附近河流底部的木材达150万立方米。与此同时,沿贝加尔湖的重要支流—色楞格河兴建了50余家工厂,其中包括肉类加工厂和术材厂。大部分工厂以及工业城市乌兰乌德都将未经处理的废水径直排入河道。乱砍滥伐的现象甚至蔓延到贝加尔湖周围的陡坡上,其结果导致流水和风的侵蚀,泥砂流入湖中,贝加尔流域的大多数地方失去了调节水量的能力,从而打乱了湖水的化学平衡,水中亚硫酸盐,氢氧化镁和硝酸盐的含量均显示出增长的趋势。物种减少
1957年,贝加尔湖的鲤鱼捕捞量从1万吨下降到5000吨以下。海豹的数量也减少了,截至2005年,贝加尔湖中的海豹数量从1994年的10.4万头锐减到6.7万头。环境污染
俄罗斯全国41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有5个就在贝加尔湖地区的伊尔库茨克州。1992年伊尔库茨克州向大气中排放有害物质117.2万吨。其中,电力企业的排放最多,占40%以上;其次是化学和石油产业,占20%。一项对该州22个城市大气环境的监测结果显示,粉尘、一氧化碳、硫化氢、苯酚、氯、氯化氢、汞、氟化氢、甲醛、甲硫醇、苯比及其他重金属的浓度为最大允许值的2至20倍。安加拉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污染源,河流中重金属、苯酚等污染物质的浓度是最大允许值的10-20倍。1990年的一次调查结果表明,萨彦斯克、基廉斯克、布拉茨克等城市中,成人的发病率极高,而女性的发病率又高于男性。1983年至1990年,上述城市的发病率增长幅度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城市。在各类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呼吸系统疾病,其次是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城市。在冷战时代,苏联开始制造原子弹和氢弹,在贝加尔湖区之北约千公里建立了范围广大的塞米巴拉敦斯克爆炸试验区,共进行了26次核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据已公开的资料,最大当量的爆炸是前两次。以1956年8月24日第二次爆炸为例,5天之内,贝加尔湖区和乌兰乌德市放射性强度极大提高,一年之内平均每天的放射量高出标准100倍。1988-1991年苏美考察团在贝加尔湖做调研,发现南岸的铯137多次测量都超过标准。贝加尔湖文化传统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历史文化
贝加尔湖以东的滨海地区,古代最早的居民称“肃慎”,是中国满族的祖先。肃慎在公元前11世纪表示向周臣服。史书记载,公元前3世纪左右,中国历史上的丁令族已散居在贝加尔湖一带。公元前3世纪末,丁令被匈奴征服,成为匈奴奴隶制国家的被统治部族。阿巴干城和乌兰乌德城附近发现过中国汉代的宫殿建筑和城市遗址,出土的瓦当即有“天子千秋、常乐未央”,中国黄河流域产生和发展的商文化扩展到外贝加尔湖地区、叶尼塞河流域。公元1世纪以后,外贝加尔先后活跃着鲜卑、高车、铁勒等部。汉朝时期南匈奴在呼韩邪单于领导下,复立庭于今鄂尔浑河西岸喀喇巴尔嘎逊地方,统治匈奴及其所属各部,并上书朝廷自请“世世保塞”茹为汉守卫北方领土,匈奴成为东汉的属部。公元1世纪起,蒙古高原和贝加尔湖地区先后转入了鲜卑族政权的统治。4世纪中,拓跋鲜卑部进入黄河流域建立北魏政权,蒙古高原遂由柔然(即蠕蠕、茹茹)“转徙其地”。柔然的北面有高车(丁令),游牧在贝加尔湖周围的被称为东部高车。6世纪中叶,突厥在蒙古高原崛起,突厥部落和通古斯人是环贝加尔地区的主人。安卡拉河流域是统称为乌齐骨利于的三个突厥部落的混居地,在其北部勒拿河上游是通古斯人的故乡。7世纪中叶(646年),唐朝击灭薛延陀汗国。唐太宗于回纥地设六府七州:瀚海都督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设置了行政机构,骨利干部的玄阀州(余吾州)傍贝加尔湖,奚结部的鸡鹿州、俱罗勃部的烛龙州和解薛部的高网州在贝加尔湖东。这是中国政府正式在贝加尔湖地区设置行政机构。公元10世纪至12世纪前期,外贝加尔大部生活着名为“嗢娘(斡朗)改”的部族。10世纪初,中国契丹族兴起,建立辽朝,一统治中国北部。贝加尔湖以东直到滨海地区,也在辽政权的管辖范围内。12世纪初,辽朝统治下的女真族完颇部兴起灭辽,建立金朝,继辽统治中国北部。贝加尔湖以东直抵滨海地区,都在金朝的管辖范围内。中世纪蒙古史料证实,首批到达贝加尔湖两岸的蒙古部落有:伊希列斯人(埃希里戈人)、布戈加钦人(布拉加特人)和克罗人(霍林人),以后又有一些蒙古人融合到他们之中,例如,洪戈托尔人,他们最后定居在今伊尔库茨克州阿拉尔边疆区布里亚特共和国境内的扎卡姆、通金和奥金布里亚特地区。18世纪初,这里又融进了丛郭尔和萨尔杜勒人。1206年(泰和六年),铁木真称“成吉思汗”,建立政权,不久统一了贝加尔湖地区及石勒喀河流域,至此那里成了金朝属部的领地,在贝加尔湖东石勒喀河、鄂嫩河地区游牧的咀娘改(兀良哈)部也成了金朝的属部。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大都后,在大漠以北的蒙古高原和贝加尔湖地区设立“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省治在和林,岭北等处行中书省的辖地包括贝加尔湖以东地区,达黑龙江上游、大兴安岭市北的黑龙江巡北地区,东与辽阳等处行中书省的省界邻接。元朝政府在贝加尔湖东地区还有官牧场的设置,属中央政府的太仆寺领导。元朝时候贝加尔湖地区、石勒喀河一带土地的主人,除兀良哈(咀娘改)火里、秃靡外,还有不里牙惕部、茂明安(毛明暗)、部。14世纪元亡明兴后,元顺帝妥灌帖睦尔北逃,继续称元,仍然
民族文化
贝加尔湖地区是伊尔库次克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族人口居多。布里亚特人为蒙古之一部。属蒙古人种西伯利亚类型,又称“布里亚特蒙古人”,也叫“布拉特人”。布里亚特人总人口约43.6万,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蒙古国和中国的一些地方。俄罗斯境内的布里亚特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联邦的布里亚特共和国,部分分布在外贝加尔边疆区、伊尔库茨克州等地,是西伯利亚地区较大的少数民族之一。布里亚特人使用布里亚特语,其内部可分东西两大方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18世纪起使用回鹘蒙文,于1931年创造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拼音文字,1938年改用斯拉夫字母。布里亚特人原信萨满教,后贝加尔湖地区的居民则多信喇嘛教,名义上信仰东正教,实际上仍保留萨满教残余。布里亚特地区被俄罗斯兼并后,居住在前安加拉河与勒拿河上游地区的布里亚特人,由于受到前来这些地区的大量俄罗斯居民的影响,形成了很大程度的俄罗斯化。前贝加尔湖布里亚特人由几个分支组成:布拉嘎特、埃赫利特、洪郭多尔和其他的小氏族和部落。布拉嘎特人和埃赫利特人是前贝加尔湖地区两个最大的部落,他们与洪郭多尔人及居住在后贝加尔湖地区的豁利人组成布里亚特民族的最主要的分支。宗教
17世纪前后,藏传佛教在东西伯利亚的布里亚特蒙古和哈莫尼干(外贝加尔南部)地区得到广泛传播。1818 年,沙皇征召布里亚特人翻译蒙文版《圣经》,1819年,开始有传教士到贝加尔湖东岸传教。佛教和东正教成为外贝加尔地区传播范围最广、历史最悠久的宗教。此外,原著民以自然崇拜为核心的萨满教仍在一定范围内以特定形式存在着。神秘现象
黑色圆圈2009年6月2日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4月国际空间站宇航员
贝加尔湖风景名胜
贝加尔湖(布里亚特语:Байгал нуур, 蒙古语:Байгал нуур、俄语:Озеро Байкал、英语:Lake Baikal),位于东西伯利亚南部,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介于北纬51°29′~55°46′,东经103°41′~109°57′之间,湖总容积23.6万亿立方米(2015年),最深处达1637米(2015年),是世界第一深湖、亚欧大陆 最大的淡水湖。 湖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由地层断裂陷落而成,湖面海拔455米,平均水深730米。
贝加尔湖中国古称北海,曾为中国北方部族主要活动地区,清朝曾短期控制该地, 贝加尔湖地区是 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以蒙古族的支系布力亚特人口居多。贝加尔湖有“西伯利亚明珠”之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6年将贝加尔湖登录为世界自然遗产。
贝加尔湖有色楞格河等336条大小河川注入,汇水面积为55.7万平方千米。叶尼塞河支流安加拉河由此流出,湖中有27个小岛,因未受第四纪冰川覆盖,湖中仍保留着第三纪的淡水动物,著名的有贝加尔海豹、凹目白鲑、奥木尔鱼、鲨鱼等。该湖是西伯利亚的重要渔场,对该地区气候有较大影响。
综述
伊尔库次克贝加尔湖地区其中2/3以上的名胜古迹位于伊尔库次克地区。这些名胜古迹中99%属于文化历史范畴,只有1%属于自然界天然遗产。考古学遗迹大部分集中在阿里霍恩斯克地区,另外还有一些文化古迹分散在南贝加尔湖沿岸的一些村庄里,大部分建筑学古迹也集中在伊尔库次克地区。主要景点
伊尔库次克贝加尔湖地区其中2/3以上的名胜古迹位于伊尔库次克地区。这些名胜古迹中99%属于文化历史范畴,只有1%属于自然界天然遗产。考古学遗迹大部分集中在阿里霍恩斯克地区,另外还有一些文化古迹分散在南贝加尔湖沿岸的一些村庄里,大部分建筑学古迹也集中在伊尔库次克地区。奥利洪岛贝加尔湖有22个岛,其中奥利洪岛最大。岛上大部为花岗岩和片麻,是贝加尔湖边唯一有人居住的岛,岩岛上一半是原始森林,一半是草原,还有一小部分是沙漠。


